今年4月3日,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执行工作现场会上,周强院长发出了执行攻坚动员令:“以决胜的精神状态和敢打必胜的信心、决心,攻坚克难、顽强拼搏,坚决如期打赢‘基本解决执行难’这场硬仗!”
重任在肩,时不我待。当前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已进入关键时期,如何再发力?如何再冲刺?这是值得每一位执行干警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首先,要始终保持强力攻坚。强制性是执行工作的根本属性,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是一场硬碰硬的艰巨攻坚战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我们退无可退、避无可避,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,迎难而上,勇往直前。我们要时刻保持决战的精神状态,不能有任何歇歇脚、喘口气的念头,要持续保持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,严厉打击一切拒不执行、规避执行的犯罪行为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忠诚履职,出铁腕、施重拳。对于失信被执行人,要坚决打消其观望等待盘算的侥幸心理,打破其躲着藏着耗着的惯用伎俩,打碎其转圈拐角绕弯的虚空幻想,该曝光的曝光,该拘留的拘留,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,让一切藐视法律、践踏社会诚信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“笃信守诚、尚法弘德”的良好氛围,大兴崇法尊法守法之风,堵住执行难的源头。
其次,要时刻不忘智取巧攻。“善用兵者,屈人之兵而非战也,拔人之城而非攻也。”在执行攻坚这场硬仗中,我们既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制定战略,也要善于从个案的角度制定战术,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。每个案件各不相同,失信情况也各有差别。所以,我们要在大的战略思维下,详细分析个案,找准问题症结,制定具体战术,要学会用巧劲、善智取,以求事半功倍之效。要根据案件性质、标的大小、失信情况等不同情况,采取不同对策,用好用活执行措施,确保执行效果。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打破传统思维,做到“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有奇策妙招”,紧紧聚焦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创新思维,因案制宜,因案施策,精准打击,以最适合的、最高效的、最有力的执行措施攻破横亘在执行路上的一道道关隘。
第三,要敢于善于持久作战。执行攻坚,不会一蹴而就、一劳永逸,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,对此,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清醒的思想认识。在具体工作中,要讲究主动性、灵活性、计划性,既要有决战中的持久,又要有持久中的速决,既要保住既定战果,又要寻求新的突破。在最后的冲刺阶段,我们要摒弃一切松劲、歇脚、喘气的消极思想,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,在最困难艰辛的时候坚持下去,“调整呼吸”,再整行装,以决胜的精神状态和敢打必胜的信心、决心,向执行总攻再发力、再冲刺,确保打赢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攻坚仗!
(转载时间:2018年6月21日,
原链接:http://rmfyb.chinacourt.org/paper/html/2018-06/21/content_140315.htm?div=-1)